[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侨社痛失两老 忧心后继无人
圣地牙哥华人圈中,日前又有两位热心公益的社团老将与世长辞。一位是来自传统侨社「英端工商会」的名誉评议员许崇泽;另一位是「越棉寮华人协会」的首届监事长、后任最高顾问的黄祥辉。两人均已年逾80,堪称长寿,但他们先后作古,也使人情不自禁联想到华人团体如何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

海外华人团体的情况不一,但基本上都与侨居地华人人数多寡、有无新移民源源涌入息息相关。墨西哥边境城市墨西加利(Mexicali)的侨社在1950年代以前一片兴旺,各种同乡会、宗亲会不下数十个,但因为墨西哥当时的法律不允许旅墨华人在华亲属前往团聚,侨社干部日渐老化,待到热心公益的人士年迈退出社交舞台,相关的团体就难免变得名存实亡。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来自印支半岛的侨胞中间:越战后大批华人从越、柬、寮三国出走,辗转定居于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加、法、澳为主),于是由这些侨胞组成的社团纷纷成立,有若雨后春笋。但后来这股移民潮渐渐消退,侨胞的第二代对社团事物又缺乏参与意识,这些社团很难得到新血补充。圣地牙哥越柬寮社区至少已有三个团体无法选出新的负责人,活动也陷于停顿,空有其名。

与此相反,一些以台海两岸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团,如中华科工联谊会、中美生物技术与制药专业协会(SABPA),却因为不断有新的留美学人加入,解决会员及干部年轻化的问题,协会得以保持活力朝气。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