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候 马锡强:善用气象局网站
国家气象局洛杉矶航管中心气象组气象预报员马锡强,23日应洛杉矶世界日报之邀举办工作坊,向编辑及记者介绍气象专业资讯、民众阅读美国气象预报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他鼓励民众使用国家气象局专业网站,从中掌握最快速、即时的气象资讯。
身为全美100多个气象预报所、六个区域第一线气象预报领域中,极少数能说双语的气象预报员,毕业于洛杉矶加大大气科学系的马锡强,多年前从关岛电视台主播气象转至现职后,以双语优势,不仅帮助华裔社区瞭解气象专业,他并花两年替华文媒体编撰「华语气象指南」,内容丰富,涵盖南加天气型态、资讯,也参考「中国气象辞典」与台、港天气术语。
谈起美国气象业简史,马锡强说,气象局在1890年,从原隶属战争部转至农业部,1940年再从农业部转到现今商务部。1970年代,联邦政府将几个海洋与大气部门整合,归入成立的NOAA(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署),气象局也更名为「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气象预报怎么来?除了「超级大电脑」外,还需人手预测。马锡强说,国家气象局蒐集气象资讯除根据地面气象站与机场外,也透过探空仪器球、飞机等高空观测,并接收来自气象同步卫星、多普勒雷达测得的数据。
蒐集后的资讯,输入超级大电脑进行计算与模拟。但由于每六小时需开机一次的大电脑,每次蒐集到的资料不同,测得的数据自然不同,此时便需人手预测。
而南加天气型态,最常见的有四种。其中「海洋层」(Marine Layer),也就是受到从北向南的海洋冷流影响,南加终年都是海洋比陆地冷,若海洋层薄,沿海岸边会有大雾,海洋层厚时,沿海地区都是阴天。
另一个是「冬季风暴」(Winter Storms)。马锡强说,冬季风暴是南加雨水唯一来源,多集中在12月至隔年3月。高空气流大多为西向东吹。
「圣塔安那焚风」(Santa Ana Winds)则是由内陆向海吹的陆风,主要是在大盆地等交界处形成高压,使空气向气压较低的海岸推进,当焚风发生时会出现高温与干燥。
「夏季季风」(Summer Monsoon)则通常发生在7月至9月,主要是大气中低层风转向东南,将墨西哥湾湿气带进南加,有可能引发雷暴。
马锡强说,当前最准确的气象预报仅十天,而美国纬度较高属温带气候,大部分时间能精准测得下雨的时间,让人觉得「似乎比台湾等亚洲国家气象预报准确」。他说,去年底在圣盖博谷地造成灾难性的强风,主要则是「某个时段的风速最大」,但这部分气象局较难预测。
事实上,东西文化差异造成民众对气候认知的不同。马锡强举例说,美国气象预报,区分为「忠告」(Advisor)、警戒(Watch)与警报(Warning)。其中警报是指现在正在发生,警戒则是可能发生,忠告意即灾害性较小的天气状况。
他并指出,不少民众会认为Storm就是暴风雨,事实上是「风暴」。马锡强说,在中文量词中,暴风雨是「一场」,而风暴则是「一股」。当风暴是雨跟雪一起来时,说成「暴风雨」并不恰当。
他同时鼓励民众利用国家气象局「脸书」系统http://www .facebook.com/US.NationalWeatherService.LosAngeles.gov,与国家气象局洛杉矶地区官网http://www.wrh.noaa.gov/lox/,不仅可获得气象预报浏览外,还提供卫星、雷达、天气图与数值模式预报等图像连结。
身为全美100多个气象预报所、六个区域第一线气象预报领域中,极少数能说双语的气象预报员,毕业于洛杉矶加大大气科学系的马锡强,多年前从关岛电视台主播气象转至现职后,以双语优势,不仅帮助华裔社区瞭解气象专业,他并花两年替华文媒体编撰「华语气象指南」,内容丰富,涵盖南加天气型态、资讯,也参考「中国气象辞典」与台、港天气术语。
谈起美国气象业简史,马锡强说,气象局在1890年,从原隶属战争部转至农业部,1940年再从农业部转到现今商务部。1970年代,联邦政府将几个海洋与大气部门整合,归入成立的NOAA(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署),气象局也更名为「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气象预报怎么来?除了「超级大电脑」外,还需人手预测。马锡强说,国家气象局蒐集气象资讯除根据地面气象站与机场外,也透过探空仪器球、飞机等高空观测,并接收来自气象同步卫星、多普勒雷达测得的数据。
蒐集后的资讯,输入超级大电脑进行计算与模拟。但由于每六小时需开机一次的大电脑,每次蒐集到的资料不同,测得的数据自然不同,此时便需人手预测。
而南加天气型态,最常见的有四种。其中「海洋层」(Marine Layer),也就是受到从北向南的海洋冷流影响,南加终年都是海洋比陆地冷,若海洋层薄,沿海岸边会有大雾,海洋层厚时,沿海地区都是阴天。
另一个是「冬季风暴」(Winter Storms)。马锡强说,冬季风暴是南加雨水唯一来源,多集中在12月至隔年3月。高空气流大多为西向东吹。
「圣塔安那焚风」(Santa Ana Winds)则是由内陆向海吹的陆风,主要是在大盆地等交界处形成高压,使空气向气压较低的海岸推进,当焚风发生时会出现高温与干燥。
「夏季季风」(Summer Monsoon)则通常发生在7月至9月,主要是大气中低层风转向东南,将墨西哥湾湿气带进南加,有可能引发雷暴。
马锡强说,当前最准确的气象预报仅十天,而美国纬度较高属温带气候,大部分时间能精准测得下雨的时间,让人觉得「似乎比台湾等亚洲国家气象预报准确」。他说,去年底在圣盖博谷地造成灾难性的强风,主要则是「某个时段的风速最大」,但这部分气象局较难预测。
事实上,东西文化差异造成民众对气候认知的不同。马锡强举例说,美国气象预报,区分为「忠告」(Advisor)、警戒(Watch)与警报(Warning)。其中警报是指现在正在发生,警戒则是可能发生,忠告意即灾害性较小的天气状况。
他并指出,不少民众会认为Storm就是暴风雨,事实上是「风暴」。马锡强说,在中文量词中,暴风雨是「一场」,而风暴则是「一股」。当风暴是雨跟雪一起来时,说成「暴风雨」并不恰当。
他同时鼓励民众利用国家气象局「脸书」系统http://www .facebook.com/US.NationalWeatherService.LosAngeles.gov,与国家气象局洛杉矶地区官网http://www.wrh.noaa.gov/lox/,不仅可获得气象预报浏览外,还提供卫星、雷达、天气图与数值模式预报等图像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