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暴发户学学富豪风范
近来美加屋市热络,海外热钱纷纷拥入,房屋一上市,出价的买主一大堆。更令人讶异的是,大多用现金,房价因此三级跳,成交价格之高,连屋主都不敢相信。

在经济尚未完全復甦之际,是何方神圣推波助澜,把房价炒得如此离谱,许多矛头指向大陆富豪。

大陆富豪财大气粗插足美国房市的霸气,已引起美国主流社会的侧目;而高价购屋,却弃之不住,更是恶名在外。

或许是大陆习惯官大一级压死人,房大一尺瞧不起人,所以进军美国房市,也就以大取胜,只为彰显自己的身分地位,住或不住,反而并不重要。这种要买就买大的,买了反而不住,令许多美国无壳蜗牛更闻之气结。

华厦豪宅固然证明自己的财力,但是徒具高价的硬体设施,在美国社会并未因其外在华丽的外表,赢得敬重。屋主如吝于从事公益活动,又缺乏人文涵养,有财无德,只会被归类为自私自利的暴发户,评价自然不高。

富豪究竟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固然是个人的决定,但能反璞归真,回到极简生活,却能自得其乐,就不能不令人佩服。

像美国1990年代创办网路公司成为富豪的希尔(Graham Hill),捨弃西雅图的豪宅,搬到纽约住在12.9坪小公寓,改行变成作家,提倡如何透过「极简生活」,追求人生真正快乐。

希尔在1998年卖掉他创办的网路公司,不到30岁即拥有数百万美元,买西雅图四层楼豪宅,开名车,搭私人飞机出国旅游,虽然拥有财富但内心并不快乐,总觉得在浪费生命。

最后他选择移除不必要的物品,过极简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他充分享受简化的乐趣,像他的餐具只有十个汤碗,衣服只有六件西装衬衫,他表示,抛弃了物品堆积之累后,烦恼变少了。他对极简生活满意地表示「我的空间是小的,我的人生是大的」。

另外,像巴菲特财富排名前三名,自奉甚俭,仍住旧屋开老车,却自得其乐。捐款从不后人,回馈社会、济助贫穷都是他的心愿,也因此成了富豪受人敬重的典范。

他们的例子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新贵,在追寻财富,竞购豪宅满足虚荣心之余,或是另一种启示。

事实上,财富过人并非罪恶,但未能赢得尊重,反而遭受异样眼光,这就需要反躬自省。何况以房屋当商品炒作,扭曲它实际价值,哄抬了它真实成本,本身扮演掠夺者角色,自然会受到谴责。

大陆富豪要入境随俗,何妨学学希尔或是巴菲特的风格,追求人生更大的空间,或者乐善好施,都会带来乐趣,也会带来令誉,人生也才不虚此行。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