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牡丹亭」明公演 白先勇「造势」
由亚太文化艺术中心及华美人文学会主办、世界日报协办的崑曲经典青春版「牡丹亭」将于7日(周日)在美东首度公演。华人当代着名小说家、传奇崑曲制作人白先勇应华美人文学会邀请,5日偕同两位男女主角,沈丰英及俞玖林召开记者会,三人畅谈排练、巡迴时的酸甜苦辣,也对崑曲復兴运动的光明未来满怀期待。

「美的感动是有共通性的,华人在经济富裕后,会开始寻找文化里的根,这就是『青春版牡丹亭』能够引起广大迴响的主因」,白先勇表示,他始终认为崑曲的美,不只是少数人可以体会,而是可以超越时空的。「美的经验很难去描述,但是只要看过,就一辈子记得」。

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以来,至今累积场次已超过200场,观赏人数达46万人,「但最让人欣慰的却是近八成的观众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让我知道当时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白先勇表示,不管是他自己的崑曲讲座还是「牡丹亭」的公演,两岸三地的大学都是场场爆满,「本来我以为『把门挤破』只是个夸饰修辞,但它却真实在南开大学发生了;我在台湾大学开崑曲课,竟有2400名学生来报名,这是十分之一的学生总数」!

「当我聆听古典乐、欣赏歌剧,感动归感动,但心里总觉得这是西方人的成就」,白先勇说:「但崑曲就不同了,这可完完全全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东西」,他表示崑曲是中国时代的印记、民族的象徵、文化的浓缩,崑曲曾是风靡全中国的全民运动,而其幕后推手却是当代最出类拔萃的文人,希望以自己为试验,重拾中国由文人推动民间娱乐事业的传统。

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表示,白先勇的牡丹亭在西岸演出时,请他去演讲,他看到全场观众聚精会神,演完后起立鼓掌叫好,相当震撼,想不到白先勇竟有办法让年轻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欣赏崑曲这样精深的艺术。牡丹亭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准的表演艺术,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像是舞台上最难呈现的情慾戏,在「牡丹亭」里竟靠着水袖的舒捲缠绵就可清楚表达,「这真是又高雅又缠绵,比起实际的亲吻还要浪漫」。汪班说,这就是崑曲的魅力。

「不管沧海桑田,人性不变」,白先勇说,随着人们慢慢长大,真挚感情渐不可寻,但对浪漫情怀的渴求却始终如一,「这就是牡丹亭的魅力,这就是我们文学、戏剧存在的意义」。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