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夏祖焯:优质小说+英译本 拼诺奖关键
柏克莱市公立图书馆本周举办座谈「诺贝尔文学奖面面观─莫言行健」,邀请夏祖焯教授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华裔得主高行健、莫言为出发点,畅谈诺贝尔文学奖的背景、历史和文学故事。现场逾70位民众参与,讨论热烈。

夏祖焯表示,自1901年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旨在鼓励「最有理想的作家」。以至今得奖作品分类,小说占63%、诗24%、戏剧11%,无散文得主,小说作家一定要有重要长篇作品才可入选。

文学奖委员会每年发出700余封邀请函要求提名,至今有法国文学家13人得奖、美国11人、英国8人,欧美之外得主只有10%。

1913年泰戈尔(Tagore)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亚裔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1968年得奖时,有传闻当时评审委员会原属意「骆驼祥子」作者老舍,无奈老舍已自杀,最后只好颁给川端康成。夏祖焯说,委员会评审过程必须保密50年,有兴趣的民众还要再等几年,才会知道真相。

夏祖焯也建议,有兴趣挑战诺贝尔文学奖的华文作家,应该以小说为努力方向,并要有优异的英文翻译版本才有希望。他观察,新一代作家是否有气节、胆量、人格都不重要,配合时代潮流,具有反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倾向的作家角度新颖、时髦,比较有机会受到评审青睐。

柏克莱公立图书馆亚洲部主管郭惠美表示,夏祖焯在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教欧美文学、近代日本文学、文学电影等课程,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有精闢分析。

莫言获得文学奖之后,夏祖焯首次开讲更具意义。郭惠美指出,高行健和莫言得奖之后,他们的作品特别抢手,不但图书馆中文版的预约排长龙,英文版更是一书难求。

夏祖焯分析,莫言出身农家,擅长以细腻笔法描绘情节、刻画人物,复杂有深度。

郭惠美认为,莫言写出中国农民生活,「红高梁」尤其感人。馆方也特地购入莫言的「蛙」、「白狗秋千架」、「生死疲劳」、「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书,让读者有更多选择。

郭惠美表示,柏克莱图书馆致力提供华裔民众更多文化生活,在3月将举办四堂易经讲座,也和经文处合作,在2月16日下午2时于图书馆三楼会议室,播放导演魏德圣的作品「赛德克‧巴莱」。活动免费入场,欢迎民众参加。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