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左涛独养残障儿 母爱获回报
出生于福州的潘犀,父母期望他长大当个聪明人,用「心有灵犀」给他取了名字。但童年因脑部肿瘤开刀后,他的智商却永远停留在九岁。丈夫因病成植物人,无人照顾独子,左涛八年前带他来美国投靠双目失明的母亲。潘犀曾经在街头被人当神经病,害怕被遗弃,曾拿刀砍自己,对左涛拳打脚踢,经特殊学校辅导,今年30岁的他终于用中文写下「母亲节快乐」。

脑瘤手术 终身伤害

左涛回忆,潘犀六年级时,一天在校考试,突然口吐白沫、全身痉挛,医生发现左小脑有星型肿瘤。手术后因脑神经受损,听力、视力均严重下降,只剩九岁的智商。在中国长期靠药物控制病情,后来他再度陷入昏迷,紧急手术后捡回性命。家境并不宽裕,两次手术花费10余万元人民币,多为医院同事捐款。

2005年,孩子在美国的外婆为两人申请绿卡获准后,两人移民来到纽约。双目失明的外婆住在布碌崙的老人看护中心,左涛选择门槛较低的家庭看护工作,每个月收入不足千元。丈夫在中国只有小姑照顾,因此她省下来的钱,还要寄回中国贴补丈夫的医药费。

刚到纽约时,为孩子将来打算,左涛一心只想多赚点钱。两人住在曼哈坦华埠东百老匯,但她多数病人都在法拉盛,孩子常独自在街头游荡。一次警察追捕歹徒,走在前方的潘犀听不见后方叫喊,被奔逃的歹徒一拳击倒。在医院急诊室,他只会背母亲的手机号码。看到孩子破裂的脸颊,听孩子说「妳把我生下来就不管我」,心痛不已的左涛决定搬家。搬到法拉盛与人分租公寓,孩子洗澡放水会淹到别人的房间,邻居也害怕,为此搬了七次家。两人目前住在一处家庭旅馆的地下室,左涛下班后兼职负责旅馆夜间门禁至深夜,也帮忙照顾房东瘫痪的父亲。

撞头纾压 殴母发洩

潘犀来美国后没有安全感。左涛试过把儿子单独锁在家里,但他会激动地用头撞门、拿刀砍自己,纾缓心中压力,大喊「我没有朋友,没人关心我!妈妈,妳不要丢下我!」身高近六呎、体重220磅的潘犀,生气时会推她、掐她、打她耳光,她只能哭着说「我是你妈妈,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妈妈不会遗弃你!」有时她不得已带他到病人家上班,看到妈妈辛苦地帮别人扫厕所,潘犀就会安静下来。

左涛外出工作时,潘犀总在法拉盛缅街上游荡。视力不好,常摔得满身是血回家。见其后脑的刀疤,许多人都以为他是神经病。但大家越歧视他,他的压力越大,越会在街上大喊发洩。许多人都笑「大头他妈妈,妳的孩子今天又在街上演讲了」,她听了只能苦笑。孩子一天不吃饭也不知道肚子饿,回家还听他说「妈妈,今天我当了一天乞丐,有好心人请我喝咖啡」,她心里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

医生评估 特校接收

工作与孩子难兼顾,三年前,她开始找人帮忙申请社安补助,去了许多机构,都说不收这样的孩子,还曾被骗钱。她英文不佳,面对一堆表格不知如何是好。也有机构说可以辅导孩子谋生技能,但必须由母亲陪同上课,她心想自己不可能不工作陪孩子上课。最后,经当时州众议员孟昭文办公室转介到华策会特殊家庭服务部,热心的社工找来多名医生评估,认定为残障。2011年5月,潘犀终于进入特殊学校。

周一至周五,早上8时有校车来接孩子,晚上8时再送回家。左涛说,学校老师教英文、数学、电脑,更重要的是学习与同学相处之道,现在孩子会守规矩,准时吃饭,不再动辄大吼或出手打人。感谢华策会的协助及美国的福利政策,她终于能安心工作。

学校获奖 节日贺母

今年4月,潘犀拿了一张在校表现良好的奖状回家,很高兴地说自己要听老师的话。奖状全是英文,虽然看不懂,但她很欣慰,「这是他30年来的第一张奖状」。母亲节将至,学校教孩子们给母亲写卡片。知道妈妈不懂英文,他用歪歪曲曲的中文写下「母亲节快乐」。

左涛感慨,孩子在中国总被称傻瓜、神经病,但在美国没人会歧视残障孩子。当初带孩子来美国看似唯一的选择,现在看来是正确的决定。今年55岁,有力气打工的日子也不多了,她希望孩子能早点排到24小时制的看护中心,「潘犀是我唯一的牵挂,不敢想像哪一天我突然离开孩子」。(系列完)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