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参选人辩论 刘醇逸犀利
七位纽约市长参选人26日晚参加了在曼哈坦中城Central Synagogue举办的教育议题辩论会,包括刘醇逸、柯魁英、白思豪、汤信等民主党参选人,还有首次参加辩论会的共和党参选人洛塔(Joe Lhota)、凯胜(John Catsmatidis)及艾伦。艾伦是七人中唯一有教育界背景的参选人,但表现一般。发言次数有限的刘醇逸抓住机会回答问题时,言词犀利并获得不少掌声。
此次辩论会由「每日新闻」举办,近2000人旁听了辩论会。会议的主题是「纽约民众需要答案」(New Yorkers Demand Answers),由民众提出问题,可指定一位共和党和一位民主党参选人回答。参选人被指定回答次数也反映了受欢迎程度,洛塔是最受欢迎的共和党参选人,白思豪和柯魁英是最受欢迎的民主党参选人,刘醇逸则很少被指定回答问题。
一位布朗士老师问柯魁英和洛塔如何处理穷地区的学校留不住老师的问题。柯魁英提出资深教师充当年轻教师的导师(mentor),帮助年轻老师成长。洛塔提出要推进教师评估系统,培训「不那么好」的教师。这引发了对教师评估系统的讨论,七位参选人举手表态,四位民主党参选人都反对教师评估系统,而三位共和党都是该系统的支持者。
一位非洲裔学生提出过去数年中,纽约市许多学校关闭和新开,新市长会如何决定开校和关校。她要求艾伦和汤信回答。艾伦推崇小型学校,汤信要求根据社区要求开办有针对性的学校,提供艺术课程。
一位老师提问刘醇逸和洛塔关于特许学校会否接受成绩不好、特殊教育的学生。刘醇逸表示,现有政府给特许学校更好照顾,与此同时,却是英文不流利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没有获得足够支持。另外,彭博总是新开学校,却把新学校放入老学校校舍中,导致校舍拥挤。在决定关闭学校时,要给学校更多时间和帮助,而不仅根据几次评级决定。
在回答学校拨款时,白思豪要求推广幼稚园教育,每日延长三小时在校时间。艾伦如常地抓住机会批判白思豪,指白思豪总是想让富人加税来增加收入,「这不是长久之计」。艾伦要求重新审视学校经费拨款方式,用「创新性」想法拨款,比如卖出学校地皮。
最后,在如何作一个负责任市长的讨论中,刘醇逸要求改变现在政策,收回市府给部分大公司的减税政策,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洛塔表示要去奥伯尼争取纽约市的「公平份额」(fair share)。白思豪要求给家长更多参与机会,推行小班化教育。
此次辩论会由「每日新闻」举办,近2000人旁听了辩论会。会议的主题是「纽约民众需要答案」(New Yorkers Demand Answers),由民众提出问题,可指定一位共和党和一位民主党参选人回答。参选人被指定回答次数也反映了受欢迎程度,洛塔是最受欢迎的共和党参选人,白思豪和柯魁英是最受欢迎的民主党参选人,刘醇逸则很少被指定回答问题。
一位布朗士老师问柯魁英和洛塔如何处理穷地区的学校留不住老师的问题。柯魁英提出资深教师充当年轻教师的导师(mentor),帮助年轻老师成长。洛塔提出要推进教师评估系统,培训「不那么好」的教师。这引发了对教师评估系统的讨论,七位参选人举手表态,四位民主党参选人都反对教师评估系统,而三位共和党都是该系统的支持者。
一位非洲裔学生提出过去数年中,纽约市许多学校关闭和新开,新市长会如何决定开校和关校。她要求艾伦和汤信回答。艾伦推崇小型学校,汤信要求根据社区要求开办有针对性的学校,提供艺术课程。
一位老师提问刘醇逸和洛塔关于特许学校会否接受成绩不好、特殊教育的学生。刘醇逸表示,现有政府给特许学校更好照顾,与此同时,却是英文不流利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没有获得足够支持。另外,彭博总是新开学校,却把新学校放入老学校校舍中,导致校舍拥挤。在决定关闭学校时,要给学校更多时间和帮助,而不仅根据几次评级决定。
在回答学校拨款时,白思豪要求推广幼稚园教育,每日延长三小时在校时间。艾伦如常地抓住机会批判白思豪,指白思豪总是想让富人加税来增加收入,「这不是长久之计」。艾伦要求重新审视学校经费拨款方式,用「创新性」想法拨款,比如卖出学校地皮。
最后,在如何作一个负责任市长的讨论中,刘醇逸要求改变现在政策,收回市府给部分大公司的减税政策,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洛塔表示要去奥伯尼争取纽约市的「公平份额」(fair share)。白思豪要求给家长更多参与机会,推行小班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