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绿卡 身在自由世界 看不到光明
搭乘金色冒险号来美,目前在俄亥俄Dublin经营中餐馆,陈学典至今仍未获得绿卡,与他情形相似的,还有21人,全靠国会每届重新提出的私人法案(Private Bill),可以合法工作,暂时不被遣返,「虽然在自由的世界,却看不到光明,我真的不想一辈子这样黑下去」。
来自福州的陈学典,金色冒险号搁浅时仅17岁,听乡亲说到美国年纪要报大些才不会被欺负,不料告诉执法人员自己18岁后,却被送至羁押成人的宾州约克监狱,直到1997年才获释。如果他当初报上真实年龄,会被送至寄养家庭,而且早已获得绿卡。
「监狱里最苦的是等待,不知要关多久,没有目标,看不到未来」他回忆,经当地教会介绍,一对60多岁的Faveno老夫妇从1994年初开始,几乎每周末都来探望他,「你很快就会获释,你要坚强」,透过翻译他感受到希望,知道有人关心自己。
●在狱中努力学英语
连字母都不认识,但心想既然到了美国,就必须学语言,他听收音机、看电视、读英文报纸,尤其是与金色冒险号相关的新闻,逐字查字典,一篇新闻常要查七、八个小时,还只能了解大概。学一个字算一个字,没钱买纸,他把生字写在卫生纸上,一捲捲堆在床边,每周复习一次。遇到好心的狱警,也会透过翻译教他几句英文。
每天看报纸,刚开始他觉得新闻对自己有利,认为可能被释放。但新闻逐渐便少,他怀疑是否已被遗忘。还好每周末都有支持者在监狱外祷告,隔着窗户能看到他们,他觉得仍有希望。
一年后,他鼓起勇气参加每周两小时的高中课程。他知道,就算能出狱,不懂英文还是无法有所作为。他也发现,许多自我放弃的人,最后都因忍受不住这种没希望的日子,纷纷选择被遣返回国。
●俄州创业开中餐馆
出狱那天,「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鸟笼突然打开,飞向自由」,经由当地教会协助,他与其他四、五人到巴尔的摩一间雨靴工厂工作。觉得非长久之计,三个月后,他只身来到纽约,透过职业介绍所,先后在俄亥俄、佛蒙特、新泽西、长岛、维吉尼亚、费城等地的中餐馆打工,也学习经验。2000年,因在印第安纳工作的姊夫建议,他向亲友凑了钱,选择在俄亥俄州开餐馆。
创业与打工的心情完全不同,这些年来,他除了每年感恩节、圣诞节,没有真正休息过。生意的空档,也兼差向人推销理财、保险。2003年结婚后,孩子接连出世。不希望孩子以后也打餐馆工,他坚持让妻子专心照顾小孩。虽然在隔壁小镇开了分店,但无力兼顾,最后只能转卖。
●恨不能陪孩子回乡
目前分别十岁及七岁的儿女,在校成绩优秀。他开心地说,因为住家附近有本田汽车工厂,孩子从小在学校接触日籍员工的子女,加上参加日本人开的课后辅导班,现在都能说一口日语。
谈起孩子,也引起了他的感伤。前年第一次回中国看爷爷、奶奶,孩子们非常兴奋。但当得知是姑姑带他们回中国时,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又听到他们在电话里跟爷爷、奶奶说「爸爸没有绿卡,不能一起去」,他感到无助。认为孩子年纪还太小,不想给他们带来阴影,他尚未告诉孩子金色冒险号的事,只解释「爸爸还没拿到绿卡、不能离家超过48小时」。孩子希望全家一起去迪士尼乐园,经常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每次都说明年」,他总感觉自己在欺骗孩子,「这么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政治庇护早已被拒,也无上诉机会,身负递解令,陈学典说,从密西西比、佛罗里达、新泽西到费城、纽约,与自己情况类似,仍在等待绿卡的的金色冒险号乘客目前仍有21人。这些年全靠宾州国会众议员Todd Platts每届会期持续提出私人法案,虽然从未过关,但能保障这些人暂时不被递解。他们多从事餐馆、装修等工作,彼此也仍保持联络。有些人已60多岁,打不动工,生病又没保险,担心再也见不到家人,一个个选择回国。
2001年该法案提出时,原以为很快便会通过,但九一一事件发生,移民变成敏感议题,他的心情一下落入谷底。这些年来,眼见许多乡亲都有机会转为合法居民,他觉得金色冒险号乘客特别倒楣,只要一说移民法案,就有人提这件事。虽然今年的移民改革,自己有可能合法化。但被关了三年多,他认为已付出代价,希望得到优先处理,不想再等十几年。
●定期向移民局报到
陈学典现在能合法工作,工卡每年更新,但每三个月都要移民局办公室报到,去外州超过48小时,也必须事先报备。此外,移民局人员每个月会无预警来电,要求他在五分钟内立刻用市内电话回电,电话接通后还要复诵一串数字,用于语音辨认,音量太小还要重来一次,他感觉被侮辱,尤其是正与客户谈生意,突然接到这种电话,非常尴尬。
报上常见非法移民被捕遣返的新闻,他每见一次就担心一次。他也忧心一旦无人重提该法案,自己会被遣返,与家人分离,「这种生活实在太累,我不想一直这样提心吊胆」。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已超过在中国成长的记忆。成家、创业、抚养小孩,他早将自己视为公民,「政府却一直拿我当罪犯?」如果重来一次,他说自己不会冒生命危险上那艘船。但他不后悔上船,「我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学会坚强,无可取代」。
来自福州的陈学典,金色冒险号搁浅时仅17岁,听乡亲说到美国年纪要报大些才不会被欺负,不料告诉执法人员自己18岁后,却被送至羁押成人的宾州约克监狱,直到1997年才获释。如果他当初报上真实年龄,会被送至寄养家庭,而且早已获得绿卡。
「监狱里最苦的是等待,不知要关多久,没有目标,看不到未来」他回忆,经当地教会介绍,一对60多岁的Faveno老夫妇从1994年初开始,几乎每周末都来探望他,「你很快就会获释,你要坚强」,透过翻译他感受到希望,知道有人关心自己。
●在狱中努力学英语
连字母都不认识,但心想既然到了美国,就必须学语言,他听收音机、看电视、读英文报纸,尤其是与金色冒险号相关的新闻,逐字查字典,一篇新闻常要查七、八个小时,还只能了解大概。学一个字算一个字,没钱买纸,他把生字写在卫生纸上,一捲捲堆在床边,每周复习一次。遇到好心的狱警,也会透过翻译教他几句英文。
每天看报纸,刚开始他觉得新闻对自己有利,认为可能被释放。但新闻逐渐便少,他怀疑是否已被遗忘。还好每周末都有支持者在监狱外祷告,隔着窗户能看到他们,他觉得仍有希望。
一年后,他鼓起勇气参加每周两小时的高中课程。他知道,就算能出狱,不懂英文还是无法有所作为。他也发现,许多自我放弃的人,最后都因忍受不住这种没希望的日子,纷纷选择被遣返回国。
●俄州创业开中餐馆
出狱那天,「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鸟笼突然打开,飞向自由」,经由当地教会协助,他与其他四、五人到巴尔的摩一间雨靴工厂工作。觉得非长久之计,三个月后,他只身来到纽约,透过职业介绍所,先后在俄亥俄、佛蒙特、新泽西、长岛、维吉尼亚、费城等地的中餐馆打工,也学习经验。2000年,因在印第安纳工作的姊夫建议,他向亲友凑了钱,选择在俄亥俄州开餐馆。
创业与打工的心情完全不同,这些年来,他除了每年感恩节、圣诞节,没有真正休息过。生意的空档,也兼差向人推销理财、保险。2003年结婚后,孩子接连出世。不希望孩子以后也打餐馆工,他坚持让妻子专心照顾小孩。虽然在隔壁小镇开了分店,但无力兼顾,最后只能转卖。
●恨不能陪孩子回乡
目前分别十岁及七岁的儿女,在校成绩优秀。他开心地说,因为住家附近有本田汽车工厂,孩子从小在学校接触日籍员工的子女,加上参加日本人开的课后辅导班,现在都能说一口日语。
谈起孩子,也引起了他的感伤。前年第一次回中国看爷爷、奶奶,孩子们非常兴奋。但当得知是姑姑带他们回中国时,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又听到他们在电话里跟爷爷、奶奶说「爸爸没有绿卡,不能一起去」,他感到无助。认为孩子年纪还太小,不想给他们带来阴影,他尚未告诉孩子金色冒险号的事,只解释「爸爸还没拿到绿卡、不能离家超过48小时」。孩子希望全家一起去迪士尼乐园,经常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每次都说明年」,他总感觉自己在欺骗孩子,「这么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政治庇护早已被拒,也无上诉机会,身负递解令,陈学典说,从密西西比、佛罗里达、新泽西到费城、纽约,与自己情况类似,仍在等待绿卡的的金色冒险号乘客目前仍有21人。这些年全靠宾州国会众议员Todd Platts每届会期持续提出私人法案,虽然从未过关,但能保障这些人暂时不被递解。他们多从事餐馆、装修等工作,彼此也仍保持联络。有些人已60多岁,打不动工,生病又没保险,担心再也见不到家人,一个个选择回国。
2001年该法案提出时,原以为很快便会通过,但九一一事件发生,移民变成敏感议题,他的心情一下落入谷底。这些年来,眼见许多乡亲都有机会转为合法居民,他觉得金色冒险号乘客特别倒楣,只要一说移民法案,就有人提这件事。虽然今年的移民改革,自己有可能合法化。但被关了三年多,他认为已付出代价,希望得到优先处理,不想再等十几年。
●定期向移民局报到
陈学典现在能合法工作,工卡每年更新,但每三个月都要移民局办公室报到,去外州超过48小时,也必须事先报备。此外,移民局人员每个月会无预警来电,要求他在五分钟内立刻用市内电话回电,电话接通后还要复诵一串数字,用于语音辨认,音量太小还要重来一次,他感觉被侮辱,尤其是正与客户谈生意,突然接到这种电话,非常尴尬。
报上常见非法移民被捕遣返的新闻,他每见一次就担心一次。他也忧心一旦无人重提该法案,自己会被遣返,与家人分离,「这种生活实在太累,我不想一直这样提心吊胆」。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已超过在中国成长的记忆。成家、创业、抚养小孩,他早将自己视为公民,「政府却一直拿我当罪犯?」如果重来一次,他说自己不会冒生命危险上那艘船。但他不后悔上船,「我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学会坚强,无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