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世报科技营vs.史大生医计画 学员交流热烈
世界日报科技营27位学员13日下午在史丹福大学和来自台湾、参加史大STB计画(史丹福台湾生物医学器材)的成员汤孝威、张復瑜、洪伟祯及多位史丹福博士班学员座谈,了解台湾和史丹福大学之间的交流研究、创新育成计画。

史大STB成员、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张復瑜,以「高阶医疗器材创新设计的桥接」为题作介绍。他指出,台湾的医疗器材产业仍未跳脱「低价值」的传统制造业模式。

张復瑜说,医疗器材分三个等级。Class I是福祉器材相关产品,如拐杖、轮椅、电动代步车、气垫床等。Class II是医疗相关产品,如血糖计、数位式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理疗用电刺激器材。Class III则是医院使用的高技术门槛产品。台湾Class I和Class II 的器材生产比Class III要好。

张復瑜指出,台湾医疗产业现有优势是良好的基础通讯、光电、化学材料、精密制造等产业,具有良好的医学中心及医学研究环境。台湾的研发技术能制订如超音波及骨材等规格。

「台湾医疗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张復瑜表示,因为以Class I的低阶产品为主,境外生产比重增加,高阶医疗器材产业因为知识不足,发展受限制。台湾的医疗与工程专业人才整合不易、巿场行销及临床认证尚未与先进国家接轨,也没有资金注入。

张復瑜指出,史丹福生医计画就是为培养最重要的产业化人才而产生。「史丹福生医人才培育对产业大有助益,」从台湾到史丹福的学员学习跨领域整合。在美国透过专家指导,开发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生医计画加强高阶医疗产品智慧财产权的取得和保护,同时拓展产业人际脉络,提升国际大厂合作意愿。」

张復瑜展示了1976年台湾到美国RCA公司受训的第一批菁英照片,包括曹兴诚、曾繁城、史钦泰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台湾半导体电子产业界的领袖,造就了台湾上兆亿的产业,」张復瑜勉励科技营的学员将来出国深造。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