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航班违禁品抽查率较高
因应洛杉矶国际机场每天迎接大批来自两岸三地的旅客,机场CBP官员队伍也吸收十多名中英文流利的华裔人员,其中不少是第一代移民。
检查专员均需具备农业专业背景,来自上海的官员陶家驯拥有农业博士学位,曾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加入CBP执法队伍前在一家食品公司任职,来自湖北的程亚安曾是一家农业公司的肥料研究员。在CBP服务七年的陶家驯表示,目前在机场的华裔CBP农业检查专员共有十多名,其中以新移民居多,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八至十小时不等,但最多时一天要工作16小时。
来自北京的张姓官员曾在洛县警局任职八年,五年前加入CBP,他表示,华裔专员除了边境保护、海关稽查等常规工作内容,还需兼任翻译、亚洲特色农产品鑑定等职务,但每天庞大的华人客流量仍让CBP捉襟见肘,中英双语人员十分短缺。
对于坊间一直有传言,来自两岸三地、东南亚等地区的航班旅客抽查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陶家驯承认的确如此,但抽查率没有外界所说达八成之高,「哪里有这么多人力,保守估计在5%至10%」。不过他强调,CBP官员依据实际经验,亚裔旅客携带违禁食品、农产品数量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平均每天没收的违禁品多达500至750磅,因此这是针对高危群体的政策,与国家地区或族裔无关。
张姓官员指出,曾遇到有的华人旅客面对盘查,立即流露抵制态度,觉得「就带这么一点吃的,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干嘛非得没收」。
有华裔民众批评,LAX海关官员服务态度不佳,不少旅客被刁难,甚至有华文论坛网友将LAX评为「海关服务态度全美最差、华人最好避免由此入关的机场」。
来自香港的冯姓官员认为,此类评价不排除有民众个人情绪或夸张成分。他指出,官员服务态度因人而异,语言隔阂、航班到达时间也都是造成不愉快经历的可能因素。入关文书准备不充足也是华人旅客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每位官员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名旅客资料 ,一个人申报表没填写好或护照没准备好,连着第二、第三个都如此,出状况的人一多,官员自己难免觉得frustrating」。
检查专员均需具备农业专业背景,来自上海的官员陶家驯拥有农业博士学位,曾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加入CBP执法队伍前在一家食品公司任职,来自湖北的程亚安曾是一家农业公司的肥料研究员。在CBP服务七年的陶家驯表示,目前在机场的华裔CBP农业检查专员共有十多名,其中以新移民居多,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八至十小时不等,但最多时一天要工作16小时。
来自北京的张姓官员曾在洛县警局任职八年,五年前加入CBP,他表示,华裔专员除了边境保护、海关稽查等常规工作内容,还需兼任翻译、亚洲特色农产品鑑定等职务,但每天庞大的华人客流量仍让CBP捉襟见肘,中英双语人员十分短缺。
对于坊间一直有传言,来自两岸三地、东南亚等地区的航班旅客抽查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陶家驯承认的确如此,但抽查率没有外界所说达八成之高,「哪里有这么多人力,保守估计在5%至10%」。不过他强调,CBP官员依据实际经验,亚裔旅客携带违禁食品、农产品数量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平均每天没收的违禁品多达500至750磅,因此这是针对高危群体的政策,与国家地区或族裔无关。
张姓官员指出,曾遇到有的华人旅客面对盘查,立即流露抵制态度,觉得「就带这么一点吃的,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干嘛非得没收」。
有华裔民众批评,LAX海关官员服务态度不佳,不少旅客被刁难,甚至有华文论坛网友将LAX评为「海关服务态度全美最差、华人最好避免由此入关的机场」。
来自香港的冯姓官员认为,此类评价不排除有民众个人情绪或夸张成分。他指出,官员服务态度因人而异,语言隔阂、航班到达时间也都是造成不愉快经历的可能因素。入关文书准备不充足也是华人旅客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每位官员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名旅客资料 ,一个人申报表没填写好或护照没准备好,连着第二、第三个都如此,出状况的人一多,官员自己难免觉得frust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