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热心社区活动 罗伯健为儿树立榜样
前金宝市商会会长罗伯健(Arthur Low),就是南湾华裔政坛人物罗达伦(Evan Low)的父亲。罗伯健70年代中期从柏克莱加大「眼科视光学学院」(School of Optometry)毕业后,随即在金宝市担任眼科视光师工作,并热心参与地方社区活动,为罗达伦日后问政奠下良好的基础。

祖父是「纸儿子」移民

记者问:可否谈一下家族移民背景?

罗伯健答:我的祖父早年从广东台山地区以所谓「纸儿子」(paper son)身分移民来到湾区,这种现象在华裔移民新大陆之初很普遍,就是由当时已在美国定居的华裔公民出纸证明,表示自己有亲生儿子留在中国,希望能将他接来新大陆团圆。这些纸儿子许多不是真的,我的祖父原来也不姓罗(Low),而是姓「黄」(Wong),可是为了到美国发展,接受湾区罗姓人氏的领养。

祖父来到旧金山前,先被拘留在天使岛移民拘留所一段时光,以他的机警聪明通过移民官员盘问,顺利移民到了新大陆。事实上甘迺迪总统已于60年代特赦所有以「纸儿子」方法进入美国的移民,也准许「纸儿子」的后代将姓氏改回原来祖先的姓,可是为了方便起见,我把原姓放在姓名中间,仍继续用Low为家族姓氏,因此我的全名是Arthur Wong Low。

问:早期移民都会经过许多种族歧视的挑战吧?

答:不错,我祖父那一代要打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确面临重重挑战。祖父在美国事业稳定后,于1939年将我父亲从中国接到美国,那时二次大战刚好爆发。父亲到美国不久后,即接到美国军方徵召,送往德州接受军事训练。听父亲说当时种族歧视现象相当普遍,即使在军事训练营,厕所还是分成白人厕所与有色人种厕所两种。父亲后来被派往欧洲战场服役,幸好当时战争已进入尾声。

战争结束不久,父亲前往中国台山地区家乡,迎娶我的母亲回到加州,过了几年我就出世了。到了我这一代种族歧视问题就好了许多了。我是在沙加缅度长大的,当地有不少华裔与日裔小孩,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战后沙加缅度亚裔人口不少,我成长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现在湾区情况更好,在这儿亚裔、西语裔,与白人的人口数目相差无几,种族歧视问题更是轻微。

湾区种族文化多元

问:不过仍然会隐藏在一些人的内心,有的时候会冒出来,前几天在巴洛阿图有人对我说了一些种族歧视的话,我当时感到非常愤怒,这是我移民到湾区这几年来,第一次有人在我面前说这种话。

答:说得不错,表面上种族歧视的现象是很少见了,可是有的时候仍然会冒出来。前几天我去一个朋友开的乡村酒吧,走进洗手间时,有一个白人在里头,他看到我进来,突然冒了一句话说:「噢,这个地方黄的色彩很重。」我当时一听非常不顺耳,本来想请老闆朋友将这个傢伙赶出去,后来想想不要破坏当时酒吧愉快的气氛,只好忍了下来。不过比起美国南部,这里好太多了。在密西西比州,有的人还骂欧巴马总统是杂种(half–bred)。

问:你认为湾区种族文化多元的特色会成为美国的表率,还是湾区只是美国的一个特殊地区?

答:我认为湾区种族文化多元、平等的特色将是美国社会日后发展的方向,因此湾区是美国的表率,其他各地会慢慢跟上,有些美国南部的大城市如休斯顿或亚特兰大就发展得跟硅谷差不多,文化多元,各族裔之间平等相处。

金宝落地生根30年

问:可否谈一下你如何来到金宝市发展,成家立业?

答:我大学是在戴维斯加大念的,主修植物学,毕业之后申请进入柏克莱加大眼科视光学学院(School of Optometry)就读。我1971年来到柏克莱,在眼科视光学学院念了三年书,1974年取得眼科视光学学位。柏克莱在70年代初期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特别是1971年与1972年这两年正是美国年轻人反越战的高峰时期,柏克莱又是全国反越战中心,街上天天有示威抗议活动,后来才慢慢平息下来。

我取得眼科视光学学位不久,金宝市一名姓廖的华裔眼科医师聘我替他工作,那时是70年代中期,没想到我们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合作了近30年。廖医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问:你后来担任金宝市商会会长,在金宝社区也相当活跃。

答:商会会长是会员之间相互推选出来的。我加入当地商会,成为会员之后,举办过一些活动,与其他会员也相处得不错,就这样自然而然成为商会会长。此外,由于自己是眼科视光师,我也加入国际狮子会的活动。

问:金宝市亚裔族群与其他族裔互动情形如何?

答:与南湾其他城市相比,金宝市的亚裔人口比例不高,约只有15%。不过,金宝市年轻人很多,前来金宝定居的亚裔据我观察以在美国出生者居多,一般而言没有什么语言文化的隔阂。我想大概是金宝市没有像库比蒂诺那样,有高规格的中餐厅如王朝海鲜酒店,或者规模庞大的华人超市如大华九九或永和,因此前来金宝定居的华裔移民不多。我本人倒是希望金宝有些高规格的中餐厅,因为我很喜欢吃中国菜。

不强迫小孩当医生

问:罗达伦(Evan Low)是在金宝市长大的吗?

答:噢,不是,他是在圣荷西Almaden Valley长大,高中上的是圣荷西的Leland高中。Almaden Valley是一个很棒的社区,非常适合小孩成长,达伦小学到高中都过得非常愉快。不过他从小就喜欢社区服务,喜欢跟人在一起。

达伦小的时候我带他去打棒球、保龄球、钓鱼,他一点兴趣也没有。我那个时候还想尽办法,强迫他去看棒球比赛,可是他看不到第七局就说他要走了。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社区工作,与大家相处在一起。他也能言善道,很有人缘,受到别人欢迎。这是他的特质,从小我就知道他成不了眼科视光师,不过,我尊重他的特长,让他追寻他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

问:你不会像一些亚裔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医生、工程师?

答:不会,不会。罗达伦的哥哥也一样,从小就喜欢当警察,最后终于如愿当了警察,可是他找到第一个工作竟然是在屋崙市的警察局服务,当时我很担心,因为屋崙的治安很不好,前两个月终于回到南湾山景城警局工作。可是我这个孩子喜欢冒险,觉得山景城太平静了,有点无聊,当了两个月的警察才逮到一个人,而且这个人也不过是酒醉驾驶而已,没什么了不得。他说他怀念在屋崙紧张刺激的日子,几乎每隔一天就会逮到一个违法之徒。

我想每个人的特长不同,我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朝自己的长处发展,不一定要当律师、医生或者工程师。我认为亚裔应该朝美国社会各个层面去发展,不要局限自己,让其他族裔也能认识到在亚裔各方面的才华。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