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轩「遍寻无处」 自我「蜕变」
来自台湾的摄影艺术家陈以轩赴美攻读学位,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东西方文化冲突,花了两周的时间重新寻找自我定位与结合西方摄影技巧、台湾特有文化元素后,陈以轩展出「遍寻无处」(Nowhere in Taiwan)摄影个展,该展即日起至9日止在布碌崙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举行。
从小在台湾成长的陈以轩在两年前来到纽约攻读摄影硕士学位,但在去年返台期间,发现了自己身上感染了追求自我、个人主义的社会风气,「反而回到从小长大的台湾开始有些格格不入」,发觉自己开始用西方视野重新检视自己定位、成长社会的陈以轩,内心的「文化冲突」让他花了两周的时间走遍台湾许多角落。
「那种对台湾土地好像熟悉却又不熟悉的感觉,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对台湾土地的认同与观察」,拍了约800张的照片,陈以轩追求的「征服」让他体认自己正处在「Nowhere in Taiwan」,「整趟旅程所到之处都不能说是我的终点,我的目的应该是『在路的中间』」。
展出的15幅摄影作品中诠释了陈以轩对自己定位的抽离与重新存在,陈以轩透过西方审美观、摄影技巧,结合强调社会和谐与共识的台湾元素,「在旅程中我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更强烈,也更发现空虚,重新检视他人对自己的投射,也面对了台湾对自己的型塑」。
从熟悉、挣扎、重新认识到肯定自己的台湾存在,陈以轩笑称自己是「元神归位」,也希望透过这场摄影展,让更多曾和他一样走过内心认知冲突的留学生、移民,能够感念身上所传承的文化洗炼,即将自今年5月毕业的陈以轩对于自己的未来与社会定位,他也肯定表示「终究还是会回到台湾的」。
「遍寻无处」陈以轩摄影个展自即日起至9日开放,展出地点在布碌崙普拉特艺术学院的Steuben南侧艺廊,地址200 Willoughby Avenue。
从小在台湾成长的陈以轩在两年前来到纽约攻读摄影硕士学位,但在去年返台期间,发现了自己身上感染了追求自我、个人主义的社会风气,「反而回到从小长大的台湾开始有些格格不入」,发觉自己开始用西方视野重新检视自己定位、成长社会的陈以轩,内心的「文化冲突」让他花了两周的时间走遍台湾许多角落。
「那种对台湾土地好像熟悉却又不熟悉的感觉,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对台湾土地的认同与观察」,拍了约800张的照片,陈以轩追求的「征服」让他体认自己正处在「Nowhere in Taiwan」,「整趟旅程所到之处都不能说是我的终点,我的目的应该是『在路的中间』」。
展出的15幅摄影作品中诠释了陈以轩对自己定位的抽离与重新存在,陈以轩透过西方审美观、摄影技巧,结合强调社会和谐与共识的台湾元素,「在旅程中我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更强烈,也更发现空虚,重新检视他人对自己的投射,也面对了台湾对自己的型塑」。
从熟悉、挣扎、重新认识到肯定自己的台湾存在,陈以轩笑称自己是「元神归位」,也希望透过这场摄影展,让更多曾和他一样走过内心认知冲突的留学生、移民,能够感念身上所传承的文化洗炼,即将自今年5月毕业的陈以轩对于自己的未来与社会定位,他也肯定表示「终究还是会回到台湾的」。
「遍寻无处」陈以轩摄影个展自即日起至9日开放,展出地点在布碌崙普拉特艺术学院的Steuben南侧艺廊,地址200 Willoughby Ave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