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肠癌防治月逾50岁筛检人不及七成
本月是美国大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防治月,亚裔罹患大肠直肠癌比率较高,而且此癌症十年前已跃居加州华裔男性第二癌症杀手。洛加大(UCLA)医学院大肠外科助理教授林宜君(Anne Yi Lin)参与大肠直肠癌研究计画多年,她表示,大肠直肠癌罹患率近年虽无明显的增减,但50岁以上应做筛检的成人,筛检率不及七成,却是推行防治工作者的最大担心,也是最须突破的防治瓶颈。

林宜君指出,一方面一般大肠镜检查令病患感到不适、痛苦,降低筛检意愿。另一方面,大肠息肉(Polyp)病变、恶化为癌症平均时程为十年,大肠直肠癌前期因而无明显症状,也容易造成一般人轻忽筛检的重要性。

不少大肠直肠癌患者是等到出现血便、排泄黑色大便,才惊惶求医。林宜君说,出现血便、黑色大便、剧烈腹痛、排便过于细窄等症状,虽未必一定罹患大肠直肠癌,但至少显示大肠息肉增长过大,已造成大肠直肠病变,此时也隐藏较高的罹癌风险。

医师建议,一般人50岁以上应该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测试,五年一次定期大肠镜检,有家族病史者甚至可以提前到40岁做检查。

林宜君表示,非侵入式的粪便潜血反应检查,结果易受到饮食或其他出血影响,准确度不高。50岁以上成人最好还是做大肠镜检查,首次检查若有大肠直肠病变,治疗后须三至五年定期追踪检查。若无任何病变,可七至十年定期查。若家族有大肠直肠癌病史,若上一代血亲是40岁发现罹癌,其下一代血亲最好提前十年,于30岁开始做大肠镜检查。

此外,洛加大医学院大肠直肠癌研究计画小组建议,预防大肠直肠癌之道,最好每日从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摄取20至30公克膳食纤维。养成低脂、低热量饮食习惯,不宜饮酒、吸菸过度,最好保持每周运动三至四次,每次至少20分钟。

希望城(City of Hope)癌症中心癌症防治专家孔梅表示,如果超过理想体重40%,男性罹患癌症机会增加33%,女性则增加25%,过于肥胖者罹患大肠直肠癌的机率即较高。

孔梅指出,该中心的研究发现,蔬果中化学成分有助促进新陈代谢、避免肥胖,还可增加自体T细胞,成为攻击癌细胞的狙击手,并有助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与成长,多吃新鲜蔬果确实有助防癌。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