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魏淑君:幼教课程 师生一起建构
「幼教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建构,是整体的课程,」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研发处国际交流组组长魏淑君,21日在湾区幼教协会演讲时指出,设计优良的幼教课程,教师要作好功课,考虑到学生学到了什么。

魏淑君表示,教师的教导,有传授、解说、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而学生的学习呈现,有绘画、建构、扮演、说话、肢体等方式,「在教导和学习呈现的互动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建构、形成课程」。

魏淑君指出,教师可以用很多方法和学生互动,如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绘画让学生学习观察;说话让学生表达,「小组的活动,可以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协商」。

幼教教材可以是任何的人、事、物,可以灵活变化,或以故事来教导。魏淑君指出,师生一起建构的课程,有一个循环:「事件、讨论、形成概念、表达概念、分享」,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也就是在学习之中不断的调整与修正,成为课程教学的「评量」。

「讨论与沟通很重要,」魏淑君表示,因为每位学生的认知不同,观察不同,会从不同观点来看事物。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观点当成他的看法,以孩子接触到的、所看到的事物来制作实体教材,也就是让孩子选择,教师灵活应用。

「重点不在孩子说的好不好,或者画的好不好,而在于孩子看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魏淑君特别提醒。

「教师自己一定要作功课,」魏淑君强调,在设定教材主题之后,就要找资料,将找来的大堆资料分门别类,再来设计建构教材;也就是所谓的「主题网、主题树」的课程设计。

魏淑君表示,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如何将成人的知识,转为孩子可以理解、瞭解的教材。不论是活动参观,或者亲子动手,教师都要注意每个环节。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