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豪胜选 新闻界也意外
纽约市立大学(CUNY)新闻学院少数族裔媒体中心(Center for Community and Ethnic Media)19日邀请多位纽约市知名记者,请他们讨论2013年市长选举。发言者包括WNYC的Brian Lehrer、 NY 1的Errol Louis、每日新闻的Joel Siegel、纽约时报的Kate Taylor和Politico的Maggie Haberman以及Stu Loeser等分析人士。名记们提出竞选中一些有趣但被忽略的新闻点。例如,从欧巴马竞选总统开始,竞选的草根操作才被关注,而白思豪获得1199工会的支持,取得大量的草根动员力量。白思豪收了出租业工会的钱,却在出租车牌售卖等议题上立场反覆。在初选前一周,有民调显示白思豪已经有近四成的支持率,但在辩论会上,参选人们仍花费时间在「讨伐」柯魁英上,「这明显是个错误」。名记们都认为罗德是个「糟糕的」参选人。此外,尽管初选、普选已经过去数周和数月,但是民众对白思豪的了解仍停留在开始阶段。Errol建议记者调查白思豪在丁勤时市长时代的同事,以便更加了解他。这场选举从开始的群雄并争,到后来的白思豪遥遥领先,名记们也觉得很有意思,而很多参选人把家人拉入竞选中,比如白思豪的儿子、刘醇逸的妻子、汤信的女儿等,让人大感惊讶。这次选举的民调则产生了大量负面影响,不仅调查方法有问题,而且信息影响了媒体,间接影响了选民意见。名记们认为这次选举中媒体应该吸取的教训是要鼓励更多观众和读者们去投票,而不是让他们对选举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