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时值暑期,机票价格水涨船高,却无法阻挡大陆家长来美探亲热潮。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少独生子女家长千里迢迢来美照料工作的孩子饮食起居。由于语言不通,缺乏固定交际圈,又受一定文化冲击,初来乍到的家长无不感叹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 去年从名校毕业,取得会计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小黄学业繁忙,来美三年仅回国一次。最近刚获工作签证的她白天忙于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下班后,她又全心准备美国会计师考试,整天处于焦头烂额...
2011-08-14
两名高中生在柏克莱加大的史包尔广场蒐集签名,他们向大二生约许‧奈特说:「想不想免学费?」奈特说:「免费!那是不可能的事。」 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高中生在6月前蒐集到足够的80万7615个有效选民签名,他们就可以提出一项公投案,放在今年11月的选票上。这项公投案规定,加大和州大学生,只要GPA平均分在2.7以上,就可免缴学费。当然,公投案要得到加州选民通过。提案又规定,提高年收入25万元以上人士...
2012-03-23
有近乎无尽房间、怪异楼梯并传说闹鬼的南湾圣荷西着名「温彻斯特神秘屋」(Winchester Mystery House)女主人的故事,将被拍成电影。 总部设在南加洛杉矶的娱乐机构「独家媒体」(Exclusive Media)行政人员联同「温彻斯特神秘屋」周五公布一项协议,将拍摄一部有关莎拉.温彻斯特不寻常一生的电影。 这名古怪的百万富豪遗孀,继承丈夫制造来福枪赚取的巨大财富。她于1800年后期开始...
2012-04-27
「美国和台湾的医疗费用相差有多大?如果不是我家亲身经历,简直不敢相信」,家住天普市的麦先生最近一周痛失两位亲人,深度感受「美国病不起」。 麦家近日接到阿罕布拉一家医院和相关保险公司的账单,一家人好几天寝食难安。「我奶奶从发病到过世不到两天,在医院住的时间前后不到30小时,更重要的是老人家整个过程一直昏迷中,医院没有实施过重大抢救,最后账单却高达近8万元」。 麦先生说,年近八旬的奶奶月前突然在家上厕...
2013-08-11
由于早产时脑部短暂缺氧,现年17岁的少女郝悦宏(Amy Hao),手脚不能自主,但并未阻碍她爱唱歌的天性,以及唱歌的天赋。这位十岁才上学的特殊儿,刚来美国时一句英文都不会,但凭着坚强毅力及好学不倦精神,还有郝妈妈无怨无悔的付出,目前已就读高中二年级。她希望像正常人一样高中读四年毕业,然后顺利进入大学。 郝悦宏日前在天使之家残障基金会筹款餐会上独唱英文歌「我不会说我正在恋爱」(I Won't Say...
2012-07-03
据统计,年龄在65岁以上的退休族是目前各社交媒体增长最快的用户,他们纷纷上网学习新知,以丰富社交生活。但也有部分年长者沉迷网路,有人甚至花钱构筑虚拟生活,令他们的成年子女担忧。 家住加州洛杉矶的陈先生表示,退休在家的妈妈今年初加入脸书,他本来对妈妈「科技不落伍」而颇为自豪,但不久后他发现妈妈早晚都在网上,只要他进入脸书,妈妈就要与他对话。而且,妈妈将他童年老照片统统放到脸书上,令他很尴尬,甚至还要...
2011-11-12
美国经济不景气,年轻人就业难导致「啃老族」 增多,但由于越来越多婴儿潮世代也遭遇失业问题,退休族入不敷出,近年来出现美国中老年人「啃子女」的现象。不少中老年人生活所需部分需要靠子女接济,甚至需要子女提供食宿。 丕优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显示,父母年龄过6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近四成过去一年中曾向父母提供资助。但年长者可能不愿面对现实,65岁以上的父母中仅有一成承认接...
2012-02-10
台湾文化语言学院院长李清泽教授24日在法拉盛台湾会馆针对华人家长的子女教育展开演讲,以华裔美人的子女为范本,就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下衍生出的子女教养进行探讨。 李清泽表示,每个家长养育子女,都会有所期待,但在移民的文化差异下,期待不尽相同,他认为,教养出的小孩,应该是融合东西方文化,有思想,成为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的人。他表示,「人是文化的结晶」,如何在不同文化下取得平衡,对于华人移民家长是重要议题。...
2012-03-24
圣荷西女生艾美莉‧奥马拉,向来独立,她曾与男朋友同居,两人分担租金和生活费。但两人分手后,她必须面对现实:她负担不起公寓租金。于是23岁的艾美莉回巢,搬回去与母亲同住。住了一年后,55岁的凯伦‧奥马拉要女儿艾美莉承担部分租金和电费,她每月要给母亲400元。 今年已25岁的艾美莉说,回去与母亲同住令她沮丧,因为从此失去以前享有的独立,不过,与母同住也有好处,因为只承担400元的低租金,让她可以储蓄,...
2012-04-09
以打骂来教育孩子不论在中西社会都已是过时的方式,尤其在美国,法律给孩子的保护更是非常全面,父母可因打孩子而坐牢。一对华裔夫妇日前被举报,经常打骂分别11岁及3岁的子女,现在两名孩子恐被州府带走,8日夫妇到美东联成公所求助。 从中国广东移民来美三年的廖姓夫妇表示,他们约半年前曾接孩子就读的学校的信,但由于信的内容是英文,他们未加理会。其后纽约州儿童与家庭服务办公室寄一封翻译成中文的信给廖姓夫妇,内容...
2012-05-08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