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美国首位女国务卿欧布莱特(Madeleine Albright),19日与前来宝尔博物馆参观收藏的各式胸针的宝尔会员近距离会谈。她说话风趣、机智,不时引起听众大笑。提及对她意义最重大的胸针,是小女儿在情人节送给她的一枚心型胸针,展现她温柔一面。 宝尔博物馆推出的欧布莱特胸针展,展出200多枚胸针,每枚胸针都有一个故事,由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筹办,订20日展至明年1月13日,为西海岸唯一一场展览。宝...
2012-10-19
近年不少中国体育界国手退役后移民美国,由于自身条件差异,境遇也不一样,部分运动员在美打拼后小有成就,少数本来想留在美国发展的运动员因身分问题及各种原因知难而退,将美国梦寄託于下一代。 熟悉中国国家运动队员的一位南加社区人士表示,某中国国家女运动员日前来美参加训练比赛,私下与当地好友表达想留在美国愿望,并希望好友帮忙,但担心被国家队处分,一直未敢付诸行动。另一名中国前国家游泳队队员,放假期间与女友到...
2012-11-11
为讨论目前联邦参议院移民改革法案最新版本,新美国传媒(New America Media)29日举行全国电话记者会,邀集专家分析法案走向、改革重点,并唿吁无证移民和少数族裔民众参与社区讨论,了解改革将对自身造成的影响。 美国之声教育基金副主任成孟蒂(Lynn Tramonte)观察,参议院版本的移民改革法将是美国历史上,让最大量移民合法化的法案。共和党以边界安全为由,试图扼杀移民改革。以范士丹为首...
2013-05-29
三名非法移民大学生周六下午率领一个团体,游行穿越金门大桥,正式启动一个支持「梦想法案」(DREAM Act )徒步至华府的活动。 三名非法移民大学生加上一名来自一个非法移民家庭首个在美国出生的学生,将横跨美洲大陆3000哩,访问285座城市,沿途向民众宣传「梦想法案」。 加州移民政策中心发言人约翰.罗德尼(John Rodney)说,这一受到多个移民权益团体支持的活动命名为「为美国梦而行」(Cam...
2012-03-10
我是国会众议员罗依斯(Ed Royce,见图),当我第一次选上众议员,就出任亚太小组委员会成员。我想担任这个职务,因为亚洲国家蓬勃的经济活力,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对美国及加州都很重要。明年我将上任为外交委员会主席。 随经济全球化,美国需要更积极竞争,美国商品和服务必须寻求更多海外市场通道,也需要最具生产力的员工。这就是我支持移民改革,支持大幅提升拥有高等教育和技能水准的新移民比例的原因。我投票支持...
2012-05-21
总统大选余波未平,少数保守的老美兴起移居加拿大念头,一些倾向支持罗穆尼和自由经济的华人在网路上发帖认为,从选举结果看,美国左倾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变成下一个吃大锅饭的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加拿大近年在右翼政党控制下状况好过美国。不过也有人表示,加拿大是比美国更「社会主义」的国家,美国比加拿大「症状」轻微得多,依然是最具创新能力和激励个人成功的国家。 在某论坛上,网友对比美国和加拿大的税率表示,年收入4万...
2012-11-08
「马克老走得突然,走得安详,这真是修来的福分。」惊闻马克任辞世的人23日都这么认为。儿媳吴璧玲说,他晚上还很好的,「是在静睡中离开的」。 马克任的新闻专业教育是在上海復旦大学启蒙,但却未能在中国大陆报业发挥,马克任的「报坛耕耘六十年」可分成在台湾与美国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花,帮助许许多多的心灵,积下无限缘分与福报。 1976年马克任和李厚维在台北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指示下,自台湾...
2011-10-23
●纽约时报位在曼哈坦时报广场(Times Square)旁的52层总部大楼,24日出现一名男子企图由外墙攀爬至顶楼。这名疑为精神异常的男子,声称爬上纽时大楼是为了找一份报纸。这名身分不明的男子是在上午7时左右,开始从纽时大楼的阶梯状外墙向上攀爬,但爬至五层楼时即在警方的劝说下,又自行爬下楼。这名毫髮无伤的男子爬至地面后表示,他攀爬大楼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报纸。他遭警方逮捕后,马上被送至表维医院接受精...
2012-03-24
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移民局)将于18日(周四)举行第二场全美网路「中文交流会议」,讨论主题将集中在解说华裔移民申请家人来美的程序及有关资料。 18日将是移民局继今年2月在旧金山推出第一场中文会议后,第二次以华裔移民为服务对象的全国性网路会议。本周的会议将在纽约举行,但全球都可透过网路即时观看、参加,并可利用电邮及电话提出查询。 「中文交流会议」由移民局职员直接以国语及广东话为华人社区解答有关移民...
2012-10-16
非牟利组织旧金山「父母支持公立学校(Parents for Public Schools)」计画主任李家颐,曾任旧金山教育局中文沉浸课程连络员。旧金山的小学很早就有粤语沉浸课程,但国语沉浸课程则是李家颐首先争取成立的。虽然她自己的国语没有粤语流利,但很早就认识到帮助小学生学好国语的重要性。在台北出生的李家颐1岁就移民来美,直到17岁才返台学习国语。 记者问:你17岁时,怎么会想到返台学习国语? 李...
2012-04-09
1 2 3 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