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冈社区协调委员会(Rowland Heights Community Coordinating Council)4月例会,特邀联邦菸酒枪械管理局(Bureau of Alcohol,Tobacco,Firearms and Explosives,简称ATF)特别探员Christian Hoffman出席,分享过去五年卧底飞车党、黑帮、私菸、私酒业的点滴,过程如同好莱坞电影,乍听不可思议,但每个...
2013-04-09
|
部分旅游巴士业者为吸引观光客,把布朗士贫民窟也纳入参观行程,引发布朗士民选官员不满。
纽约邮报报导,每周发团三次的「真实布朗士之旅」(Real Bronx Tours),号称可走访纽约市真正的贫民窟,团员主要为来自欧洲和澳洲的观光客,行程包括参观排队领取救济食物的人潮,以及扒手猖獗的公园。
来自匹兹堡的导游琳恩‧巴塔格里亚(Lynn Battaglia)日前率团在第一站参观布朗士区大广场街(Gra...
2013-05-19
|
杨继绳的着作「墓碑」英译本,近在纽约出版。读此报导,不禁想起去年9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该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读历史」。
杨继绳1964年加入中共,1968年担任新华社记者,1984年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他一直是中共一员,绝非反共人士。
「墓碑」副标题是「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该书约80万字,对于1959至1962年饿死3600万中国人...
2012-11-23
|
华裔进门脱鞋已成生活习惯,岂料在美国居然成为窃贼下手的「指标」。蒙特利公园市近日逮捕两名专职在圣盖博谷各城市搜寻亚裔家庭的盗窃团伙成员,侦办该案的警官透露,该团伙判断一户住家是否为亚裔的标准,就是门口是否放了鞋。
门口脱鞋改成进门后再脱鞋,一来方便客人,二来从外观上看,也不会太凌乱、难看。从外观上看不到鞋子,这个容易做到,但要改变窃贼心目中的肥羊,可就不容易了。
华人由于在母国有用现金的习惯,因此...
2013-10-10
|
圣盖博市议会15日否决李兴华街改名案,议会中甚至出现敌视华人言论,而两位华裔议员卜君毅和廖钦和不仅没有发言澄清,甚至投下反对票,令华人惊讶。
城市将一段街区改名纪念某位人士,是常见的事,而李兴华只是申请更改其中非常小的一段,并未全街改名,较为理屈的是,李兴华是商家而非因人权或功绩来申请,但商家缴税,也是功在乡梓,微软在西雅图发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李兴华缴税为圣盖博大宗,理应也享有重要地位。申请...
2013-10-18
|
近两年来,纽约华人社区未经授权的电讯经销商氾滥,这些未经授权经销商打着AT&T、T-Moblie等美国大电讯公司的招牌,并用「高额现金退款」等手段为诱饵,导致每个月至少数百人被骗签合约,甚至导致用户严重信用不良问题。T-Mobile电讯公司去年已经开始进行整顿措施,唿吁顾客到正规授权经销商处办理业务,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
在纽约华人聚集的曼哈坦华埠、法拉盛及布碌崙8大道等区,许多华裔顾客在朋友或熟...
2012-05-07
|
华人民众经常通行的布碌崙8大道地铁站附近最近再于凌晨时分发生抢劫案,这让居民对当地治安心怀疑惧。一名22岁华裔男子在回家途中遭到抢劫,而此案嫌犯也是两名华裔男子。受害者被殴打受伤,被抢走手机、钱包、现金等财物,警方目前正在加紧调查。
根据辖区68分局纪录显示,案件发生在24日凌晨1时40分左右,22岁的郑姓青年走在10大道夹62街的东南角时突然遭到两名男子袭击。两名男子径直向郑姓青年索要手机和钱包...
2012-05-29
|
史泰登岛是这次风灾受创严重的灾区之一,其中有25户华人家庭因为民宅被水淹,必须重建家园,布碌崙班森贺的南塔光浸信会为了帮助这25户华人家庭,特地在11日举办「近在眼前」救灾说唱会,募捐所得将特定帮助这25户华人家庭走出灾后伤痛。
南塔光教会牧师顾奇伟表示,史岛这次受创严重,尽管华人较密集的地区不是严重灾区,但仍有不少华人家庭因为家里房子、车子被水淹,至今尚未恢復供电,重建家园之路走得相当辛苦,因此...
2012-11-12
|
华尔街日报报导,唐人街靠近曼哈坦桥头的廉价住宅区,对经济能力尚可的年轻族群堪称「付得起」的住宅区。这个年轻族群把此区称为「中波区」 (Chumbo),因为这个字是由「Chinatown」和「Brooklyn 」组成,而此区正好和布碌崙的登波 (Dumbo)区隔岸相对。
虽然从事艺术的年轻族群付得起「中波区」的房租,但进住「中波区」的年轻族群却迫使过去多年来住在此区的民众外移,因为原住者负担不起上涨...
2011-12-02
|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